为了承诺,他等了十四年 环球看点

2023-06-13 13:24:2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分享到:

捐献过程中,宋强竖起大拇指为自己鼓劲。(图片由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提供)

宋强填写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流程信息并签字。(图片由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提供)


(资料图片)

从21年前挽起衣袖、伸出胳膊,第一次献出200毫升鲜血,到此后几乎每年自发参加献血;

从14年前在报名表上写下“宋强”两个字,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到今年3月接到造血干细胞初步配型成功的电话;

从决定进入捐献流程、完成一系列检查,直至6月5日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宋强最终兑现了14年前的承诺,成为全疆第149个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

14年前的举手之劳

今年42岁的宋强是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营销调运部运输管理中心的一名员工。

2004年,他以预备党员和优秀学生会干部的身份从新疆大学顺利毕业后,被分配到现在的单位工作。

一天,他和同学无意间经过一辆献血车,当时他也没多想,就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能帮助人”,于是登上车厢,挽起衣袖,伸出胳膊,献出了200毫升鲜血。

从那以后,他经常献血,通常每次献血400毫升。只是除了第一张献血证,很多献血证都被他随手一丢,不知去处。

2009年,宋强和几位同事一起来到克拉玛依市中心血站,为一名同事的家人献血。

献完血休息时,一位工作人员向他们介绍了中华骨髓库,并问大家:“你们愿意加入吗?”

“行啊,我加入。”宋强一口承诺道。

其实,当时的宋强对中华骨髓库到底是什么并不完全清楚,但他知道,这能帮到人。

“举手之劳而已,干嘛不做!”宋强认准了这条道理。

当天,和宋强一起填写表格的,还有四五名同事。

14年过去了,只有宋强接到了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通知,并最终成功捐献。

一句承诺,埋藏了14年,等待了14年……得知初配成功的那一刻,这“百万分之一”概率的成功,让宋强激动不已。

14年后的义无反顾

“文静,我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说是我的干细胞初配成功了!”

3月21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在挂完克拉玛依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后,宋强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给妻子王文静拨去了电话。

“啥?配型成功了?太好了嘛!”电话那头,妻子的声音里也满是兴奋。

“……那,你咋想的?”停了几秒,妻子试探性地问他。

“配型成功的概率特别小,能救一个人的命,肯定帮啊!”宋强肯定地说。

“就是……后面的过程有点复杂,不知道我能不能行……”他心里没底儿。

“别想那么多,既然决定了,你只管去做,我支持你!”

电话里,王文静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妻子的支持像一颗定心丸,让宋强的想法更坚定了。

5月30日,宋强向单位说明情况后,请假前往自治区人民医院,正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其实,从被市红十字会告知初配成功,到正式进入捐献程序,中间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捐献志愿者还需要经历很多规定性的流程,如身体检查、手续办理等。每往前走一步,都需要宋强作出决定。

“只要体检各项指标合适,我肯定义无反顾!”宋强说。

6月5日清晨5点多,宋强早早起了床,做好打动员剂、抽血等前期准备后,8点半,他躺在病床上,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身旁的机器在嗡嗡运行。看着在塑料管中流淌的红色液体,宋强的心情沉稳平静。只是,由于左臂静脉窦被扎穿,他感觉整条胳膊酸胀、刺疼、麻木,因此,额头和身上稍微出了些汗。

身旁,两位来自自治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直守着,不时地给他喂一些水,以弥补他身体中流失的钾和钙。然而,他每次只是克制地饮上一小口。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要持续5个小时,要是想上厕所,太麻烦了……

“我就想顺顺利利地把这些干细胞尽快送达,人家等着呢。”宋强说。

接近11点时,宋强得知,对方派来的专人已经到达乌鲁木齐。他的心里不禁泛起了喜悦的涟漪。

随着捐献过程接近尾声,宋强的便意也越来越强,但他强忍着,直到整个过程结束,他上完厕所回到病床时,才觉得自己四肢乏力,浑身酸软……

家风传承的人生烙印

其实,填写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表格后,宋强一度将这件事忘了。直到婚后一次无意聊天时,王文静才听丈夫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

然而,她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心里更多了一份喜悦和甜蜜——这个人,她没选错。

“他心善,有责任感,还爱管‘闲事’,喜欢替别人操心……”说到这里,王文静忍不住开始“数落”起丈夫。

宋强主动报名成为楼栋长,还担任起了楼栋微信群的群主,平日里,他在楼栋里的“存在感”特别强。

2022年腊月的一天,宋强所住楼栋的单元门锁芯不见了。他发现后,立即查看了门锁周围的痕迹,发现门锁没有被撬的痕迹后,他猜想:没准锁芯没装好,掉了,可能就在附近呢?

于是,他开始在楼栋门口附近的雪地里四下搜寻。他一边走,一边用脚一点点、一层层踢开积雪。大概过了20多分钟,门锁芯还真被他找到了。顾不上全身被冻透,他赶紧去附近五金店买齐零件,将锁芯装上。

2021年夏天,楼栋微信群里突然跳出信息,说地下室跑水了。他赶紧跑下去查看。原来是水闸坏了,地下室的水已漫过了他的脚踝。他一边联系物业维修,一边挨个给邻居打电话。

“当时,二楼一家住户不在家,也回不来,急得不行。”宋强就说:“那我来帮你处理吧。”

辗转拿到那户人家的钥匙后,他立即开始帮忙清理地下室的积水,前后整整忙了3个多小时。

“谁都会遇到难事,有能力咱就搭把手,别人就不会那么难了。”

宋强说,小时候在连队,谁家遇到困难大家都会互相帮衬一把,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也不知不觉学着做了。

6月6日,当宋强捧着鲜花、证书和一座纪念奖杯,在克拉玛依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回到家里时,母亲丁淑英才知道,原来儿子不是“去乌鲁木齐出差”,她的眼圈一下红了。

“我就是心疼他的身体,但这件事,儿子做得对。”对孩子们管教向来严厉的母亲,头一次当着外人的面,给宋强竖起了大拇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虽然母亲不懂得这样的大道理,但她知道,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宋强,不愧是她家的孩子!她为儿子感到骄傲。

“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就搭把手,再难的日子都会过去。”6月10日,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尚在家中休息的宋强说。

他说,父母言传身教的向上向善,早已深入他和弟弟的灵魂。正是这种家风的传承,让他完成了这次续航生命的小小善举。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辽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