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了百余场,许多人二刷,到衢州别错过《浸梦水亭门》

2023-07-27 18:11:30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薛莹 陈新怡

“兰心大剧院”的台前,昏黄的剧院灯光,悠扬的大提琴演奏,端着酒杯任意穿梭的侍者,戴面具起舞的人群。两位身着民国旗袍的女子神色紧张地坐在桌旁,待红色大幕徐徐拉开,一名匆忙的黄包车夫从舞台一角跑出,载着女子直奔朦胧的雾气,周围观众赶忙追上这场“梦境”,随他们一起踏入百年前的衢城街巷……

近日,沉浸式戏剧《浸梦水亭门》完成百场纪念演出,在“衍圣公孔端友背负家传信物南渡衢州”的主线剧情设定下,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共赴“梦境”,与衢州中共地下党员、爱国人士、衢州市井商贾、孔庙守庙人、民间帮会等人一起寻宝、护宝。


【资料图】

自2023年3月8日开演后,《浸梦水亭门》就得到了众多海内外媒体的关注。

据统计,截至目前《浸梦水亭门》演出的相关贴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特账号、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推特账号及衢州Facebook账号“Quzhou,China”的阅读量达到117万人次,其中,仅演出预告短片《浸梦水亭门惊艳亮相衢城》点击量就达到51万人次。

“一部戏演到100场,既是一个阶段的小结,也是新台阶的起点。”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文旅创作委员会主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韩生说。

靠观众挖掘的“彩蛋”

每个看过《浸梦水亭门》的观众,或许嚷嚷最多的,是要“二刷”“三刷”“四刷”,因为每次去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比起在传统剧场上“对号入座”,作为沉浸式戏剧,《浸梦水亭门》最大的不同就是观众可以跨过传统镜框式舞台的红色大幕,成为剧中一个行动独立自主的“角色”。

观众可以自由漫步在民国水亭门市集里穿梭探寻,跟随主人公的踪迹寻找埋藏的故事线索,甚至可以通过和角色互动,成为情节中的组成部分。

招呼喝茶的老板娘,神神秘秘的当铺掌柜,叫卖香烟的小童……在总建筑面积达9600平方米的实景搭建的剧场内,观众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有的在茶馆上与好友们喝茶聊天,有的在当铺围观掌柜将手中物件“瞒天过海”,有的则在挑挑拣拣卖报小童匣子里的烟盒。

正当你东摸摸西看看,正准备拿上一样物品仔细拆拆时,旁边的人物突然神色不对,拼命朝你“使眼色”——那么恭喜你,触碰到了故事关键线索中的“彩蛋”。

在《浸梦水亭门》,这样的“彩蛋”比比皆是。

在观众后记中,有人因为误闯“禁地”被反派人物勒令:“转身!往前走!不准回头”;有人因为围观“打架”被当铺掌柜怂恿:“快去帮忙”;还有人被奔跑的护士拉住要求保守“秘密”。

“与观众一起创意各种玩法儿,这就是沉浸式剧场独有的魅力。我们愿意和每一个走进来的观众在这里探寻所发生的一切,每天都是新鲜的,因为每天的‘玩家’都有不同玩法。”剧目总导演、编剧、联合设计王延松说。

对不熟悉沉浸式剧场玩法的观众,他开玩笑般建议道:“跟紧男女主角,甚至给他们设置一些小‘障碍’,一起扮演故事的终结者。”

作为国家一级导演,王延松曾编排了《搭错车》《雷雨》《原野》《日出》等诸多著名剧目,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文化部“文华大奖”。但编排这样一出沉浸式戏剧,他直言在题材提炼、空间构成,故事创意、团队协作等方方面面,都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平常排练打磨一部戏也就一两年,但做像《浸梦水亭门》这样拥有复杂特殊场域的戏剧故事,我们做了起码有四五年。因为沉浸式剧场的剧本基本上不用对白和唱词写作,我们之前几十年镜框式舞台的创作经验积累基本上没用。”

和以往从传统剧本文本为落点的切入不同,王延松从剧场的建筑设计为起点介入,探寻故事空间的可能性。

国际首创直径12米、高度14米的子母升降舞台,36处真实动态舞美场景,一比一复制的南孔家庙……这些巧思的背后与王延松多年做舞台剧的经验密不可分:“我把故事的开场设计成类似传统镜框式舞台的红色大幕,等观众走进大幕里才恍然大悟,我怎么进到故事里了?”

依托衢州历史打造本土化IP

《浸梦水亭门》,“浸梦”是艺术创意创制,“水亭门”才是核心价值。

如何将所选取的衢州本土文化与历史题材变成特殊场域的故事表演内容?

为此,王延松带领团队成员事先做足功课,多次深入衢州参访、采风,不仅参考了大量的衢州志书,还采访了各色各样的人物:“整部戏剧并不是东拉西扯、没有边际的即兴发挥,而是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还原创制。”

而随着戏幕的缓缓拉开,水亭街、水亭门、孔庙以及烂柯山等衢州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场景徐徐重现,美丽牌香烟、双妹牌雪花膏、人力黄包车等各色民国道具蕴藏在各个角落中,民国时期的衢城街巷记忆恍若一场场“梦境”,亦真亦幻。

这背后,离不开王延松和团队成员们的努力。

“在尽量还原故事本真的过程中,我们加入了许多关于沉浸式艺术的创意和创制。”王延松说。

在他看来,水亭门沉浸式剧场,是衢州这一方热土的特殊场域,打造像《浸梦水亭门》这样具有衢州本土文化与历史特色的IP,得益于衢州人向现代化新征程迈进的热情与智慧。而《浸梦水亭门》所能延展出来的附加值,会在未来的N个百场的演出中更加彰显出自己独有的魅力。

对此,原浙江小百花书记、现省戏剧评论家、省导演协会副会长倪东海深有同感:“衢州的特色文化是什么?在《浸梦水亭门》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经环境式戏剧过渡而来的沉浸式戏剧,本身是‘舶来品’。这也意味着《浸梦水亭门》完全可以走得更远,走向世界,这对扩大衢州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辽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